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刊创刊于1992年,是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、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共同承办的口腔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。杂志自创办以来,严格执行党的方针、政策,及时报道口腔医学领域的新成果和新经验,被评为第二届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。1998年加入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(CAJ-CD)》,1999年进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,并全文上网。目前杂志已发行到香港、澳门等地区和美国、日本等国家,并吸引到不少海外优秀稿件。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、临床研究、专栏论著、临床总结、综述、学术讲座等,适宜于从事口腔医学的各级临床医师、科研和教学人员参阅。从2001年起扩为96页,全部采用铜版纸彩色(插图)印刷。本刊网址:http://www.chinainfo.gov.cn/periodical/shkqyx/index.htm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点击详情 >

主管单位: 上海交通大学

主办单位: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

出版部门: 《上海口腔医学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006-7248
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31-1705/R

邮发代号: 4-561

出版周期 双月刊

创刊时间 1992

出版地区 上海

出版地区 上海

订购价格 220.00

杂志荣誉 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首页>上海口腔医学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上海口腔医学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上海交通大学
  • 主办单位: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
  • 国际刊号:1006-7248
  • 国内刊号:31-1705/R
  •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:文摘与引文数据库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(含扩展版), 统计源核心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CA 化学文摘(美), 知网收录(中), 维普收录(中), 万方收录(中)
上海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第4期文章
  • 口腔黏膜疣状黄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

    目的:分析3例口腔黏膜疣状黄瘤的临床病理资料,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.方法:对3例口腔黏膜疣状黄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,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68(KP1)、PCNA、CK(AE1/AE3)、Vimentin和S-100的表达,原位杂交检测HPV(6、11、16、18)mRNA和MMP-2、MMP-9RNA.结果:3例疣状黄瘤中泡沫细胞CD68(KP1)和Vimentin呈强阳性表达;CK、P......

    作者:胡济安;李怡宁;李松英;应红 刊期: 2005- 04

  • 白细胞介素-1基因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炎的关系

    目的:研究中国人群中白细胞介素-1(IL-1)基因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炎(AgP)之间的关系.方法:提取122例AgP患者和9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基因组DNA,采用聚合酶链反应(PCR)分析IL-1A+4845、IL-1B+3954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(SNP)及IL-1RN第二内含子中的可变数目重复序列(VNTR)多态性,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,进行两组之间基因型、等位基因分布差异......

    作者:李启艳;赵红珊;孟焕新;张立;徐莉;陈智滨 刊期: 2005- 04

  • 高位J钩引起牙根吸收的临床观察

    目的:评价标准方丝弓配合高位J钩对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影响.方法:随机选择60例经过标准方丝弓技术治疗的安氏Ⅰ类或Ⅱ类Ⅰ分类伴上颌前突年轻女性患者,其中30例在内收前牙阶段应用高位J钩配合治疗.治疗前后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,分别测量2组治疗前后上颌4个切牙的牙根吸收等级,并经计算机进行χ2检验.结果:2组正畸治疗后均有明显的牙根吸收,治疗前后牙根吸收等级比较,2组均有显著性差异(P<0.01).治疗......

    作者:陈蔚;陈荣敬 刊期: 2005- 04

  • 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近期疗效评价

    目的:探讨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(full-mouthscalingandrootplanning,FM-SRP)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,并与常规的分象限刮治(quadrantscalihgandrootplanning,Q-SRP)效果进行比较.方法:将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:FM-SRP组在1天内完成全口所有象限的刮治和根面平整,而Q-SRP组每周进行1个象限的刮治,连续4周完......

    作者:赵宁;葛少华;杨丕山 刊期: 2005- 04

  • 上下颌唇挡对替牙晚期儿童牙(牙合)的影响

    目的:研究上下颌唇挡同时应用对替牙晚期儿童牙(牙合)的影响.方法:选择替牙晚期上下牙列轻度或中度拥挤患儿12例,上下颌均采用唇挡治疗8个月,进行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和模型测量分析,并对治疗前后的测量值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.结果:唇挡治疗后,SNA、SNB分别增加1.02°和0.97°(P<0.05),上下切牙前移均是牙冠向近中倾斜,而根尖相对固定的控制性倾斜,旋转中心接近根尖.上下磨牙远中倾斜效......

    作者:魏福兰;王春玲;刘东旭;郭杰 刊期: 2005- 04

  • 游离腓骨瓣轴向截骨术在下颌角重建中的应用

    目的:介绍一种下颌角成形术中,应用腓骨瓣轴向截骨的技术,探讨该方法的适应证和优缺点.方法:16例患者中,良性肿瘤11例(成釉细胞瘤8例,牙源性角化囊肿3例),放射性骨坏死3例,术后继发下颌骨缺损畸形2例,所用游离腓骨瓣长度为10~17cm(平均14.6cm),血管蒂长5~11cm(平均8.2cm).轴向截骨手术步骤:①按改良方法制备腓骨瓣后,剥离肌袖,解剖分离腓骨瓣截骨线旁血管蒂组织及骨膜,加以保......

    作者:李军;孙坚;何悦;翁雁秋;蒋继党 刊期: 2005- 04

  • 正常人不同辅音对元音影响的初步研究

    目的:研究正常人不同辅音对元音的影响,为腭裂语音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.方法:35例在校大学生,男15例,女20例;年龄20~22岁,平均20.43岁.被检音为3组6个音节:/si/-/ji/、/bo/-po/、/jü/-/qü/.将被检音输入计算机语音工作站CSL4400,测量其元音的音长、基频、前3个共振峰和音强,采用SPSS11.5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.结果:/si/与/ji/的元......

    作者:陈阳;杨育生;吴忆来;王国民 刊期: 2005- 04

  • 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颌面部软组织的研究

    目的:评价螺旋CT在颌面部软组织重建中的价值.方法:对1例右耳缺损患者的头部进行螺旋CT扫描,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储存.在诊断工作站上以SSD法对图像进行重建.结果:螺旋CT能一次快速精确完成整个头部的扫描与重建,面部软组织、器官重建图像清晰,但瞳孔位置不能显示.结论:对于头面部除瞳孔以外的软组织三维重建,可选择螺旋CT三维重建方式.......

    作者:张富强;焦婷;孙健 刊期: 2005- 04

  • 单侧上颌骨切除术后赝复体修复患者的语音评价

    目的:对单侧上颌骨缺失患者赝复体修复前后的语音及修复效果进行评价.方法:单侧上颌骨缺失患者15例,给予设计中空式基托的上颌阻塞器赝复体修复,练习被检敏感音/a/、/o/、/e/、/i/、/u/后,分别在初戴前和初戴后输入CSL4400,均测量第1、2、3共振峰(Formart)的平均值.使用SPSS11.0对资料行配对t检验.结果:初戴赝复体前后被检敏感音之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F2和F3上(P<0.......

    作者:邢国芳;焦婷;孙健;蒋永林 刊期: 2005- 04

  • Twin-block功能矫治器配合口外弓及颌间牵引矫治安氏ⅡⅠ类错(牙合)17例报道

    目的:评价Twin-block功能矫治器配合口外弓及颌间牵引矫治安氏ⅡⅠ类错(牙合)的疗效.方法:17例骨性ⅡⅠ类错(牙合)的生长发育期患者,应用Twin-block功能矫治器配合口外弓及颌间牵引治疗,进行咬合重建.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,进行头影测量及统计学分析,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.结果:经联合治疗,17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.第一恒磨牙均达到中性或过矫正关系,前牙覆(牙合)、覆盖基本......

    作者:龚昕;钱玉芬 刊期: 2005- 04